近期,全国多个滑雪场提前开业,中国滑雪场成为全球冰雪爱好者新的热门目的地。仔细一看,湖北有大面积冰雪面积44处。全省全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600万人次。冰雪经济热情高涨。如何抓住“北雪南展”契机,塑造“热雪湖北”,当务之急是提高滑雪场的舒适度,抢占体育流量,进而通过“冰雪+”文化旅游产业,将滑雪的“冷流量”转化为经济“留热”。
全面优化基础服务,提升滑雪场旅游舒适度。湖北凭借“九省通行”的区位优势,已成为冰雪运动“南拓”的重要场所。然而,t该省的传统滑雪场往往建在偏远地区的高海拔山顶上。公共交通匮乏,农村道路狭窄,冬季道路容易结冰。旅游目的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并不令人愉快。因此,要特别注意加强通往冰雪地区的高铁接驳、旅游专线、壮观的班车等交通网络建设,让游客方便、随时出发。此外,滑雪场服务效率也是影响游客体验和回头率的重要因素。区内停车位难、验票时间长、循环线路混乱等问题普遍存在,引发游客投诉。有必要借助数字化工作简化服务流程,在线预订滑雪停车位,发布区域电子地图和周边环境。创新实施“刷脸入场+网上支付”一体化电子卡消费,丰富智慧服务,提升游客舒适度。
“冰雪+文化”挖掘地域特色元素,打造多元滑雪场景。冰雪经济的主要竞争力在于差异化,而差异化的根源在于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。神农架作为湖北最具影响力的滑雪胜地,可以将滑雪与这座城市的文化深度联系起来。每天晚上滑雪场闭馆后,在滑雪场附近的木鱼镇上演一出人文与冰雪相结合的大型情景剧,形成了当地的文化资源。同时,当地旅游集团可推出滑雪场套票,销售神农顶、神农潭、大九湖、天生桥、关门山、天眼景区等神农架六大景区系列化,把一日游变成多日游,变成滑雪旅游流量。
“冰雪+非雪经济”打破资源边界,推动滑雪场全年开放。冰雪经济长期面临“一季温、三季清”的痛点。四季商业场景的激活是冰雪旅游“热度”良性循环的关键。建议兴山县云栖谷滑雪场推广“春赏花、夏漂流、秋观景、冬滑雪”的全日制旅游发展思路。春节期间,利用风景湿地发展赏花经济。夏季,将利用高度差打造穿越山脉的滑梯项目。秋季,天气晴朗,雪道可开发自行车、彩虹滑道、攀岩、徒步等运动项目。滑雪场则将滑雪场大厅改造成空闲时间的学习场所、大型会议中心或音乐会场地,并承办“健康居所·云栖谷”音乐节等大型活动,打破滑雪场只能滑雪的刻板印象,将滑雪目的地打造成“四季旅游资产”。
冰雪资源资源是冰雪经济的框架,人类积累的烟花就是他的血肉。湖北以雪为笔,描绘了滑雪爱好者对南方雪国的真实“向往”。
来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徐菲菲(湖北省宜昌市和容镇人民政府“我们是正阳”团队)
编辑:丁越